网站计数器:已有人访问
海南华侨中学官方公众号
2021年高考作文题
海南华侨中学高二年级学生出手了
纷纷拿起笔
与高考生们一起写作文
小编整理了一些文章
来看看他们是怎么写的
2021年高考作文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注]描红:用毛笔蘸墨在红模子上描着写字。
请整体把握漫画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文章,反映你的认识与评价、鉴别与取舍,体现新时代青年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佳 作 上 线
撇捺绘框架,落笔书人生
作者:海南华侨中学高二2班范晴
指导教师:马青
人字仅两笔,一撇一捺,道尽人生无限。做人当如写人,需以中庸道绘己框架,亦以自省心描红人生。
逆锋起笔,藏而不露,坚实踏出人生第一步。
登高须从低,踏远要从近。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内卷似乎成了我们生活的主题。面对快节奏的时代,我们难免焦躁:对竞争的忧惧、对物欲的渴望、对生活的无措,让我们想毫无保留地展示自我。但就如方仲永天才起势,却永远把自己圈在了骄傲里,不断消费自己的才能,忘却了自我积淀的重要性,最后泯然于众人。然,古人云:“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人生之始,切不可过度焦躁外露,当立于坚实内心,稳步健行。
中锋用笔,不偏不倚,立好衡量自我标度。
“摇镜则不得为明,摇衡则不得为正”,无度则无自我。许衡不采无主之梨,守住的是内心慎独之道;两弹元勋去利返国,护住的是拳拳爱国之情;嵇康服刑用最后的生命弹出广陵绝唱,奏响的是高洁自由之意。人的一生如为自我升旗,若无杆,便无方向,只能做随风飘荡、随波逐流之旗。新时代的青年,社会为我们提供着多元化的机遇,面对人生的无数选择,当立好精神坐标,把持自我。
停滞迂回,缓缓出头,落下坚实最后笔。
在接近目标的最后一刻,人往往欣喜若狂不能自如。但即使到了最后,我们仍要坚守大辩不言之道,不因结笔而草率。龟兔赛跑,兔子正输于自满于更接近终点线的骄傲。但余秋雨言:“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真水无色,大道无声,大化无形,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始终保持谦卑之情内敛心,我们才能持续发力,绘好框架最后一笔。
反复描摹,修正自省,书写人生漫长路。
第一遍临摹,是试错,是积累经验的必经之路;第二遍临摹,是重温,是对人生义理的反复揣摩;第三遍临摹,是自省,是脱离字帖自我书写后再次对初始心意的回味……无数次的描红,代表的是不断地回顾、自省与修正。吾辈青年,从不缺乏聪明之人,但鲜有人能停下脚步,回顾自我。比起向外扩,更重要的是向里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立好人生框架后,也需不断地回顾自我,修正己心。
写人只两笔,做人需一生。愿我们都能在一撇一捺之间,悟得人生理,描红人生路,铸新时代青年之魂,造新时代青年之魄!
描为人榜样 做大写之人
作者:海南华侨中学高二1班陈雨婷
指导教师:马青
一横一竖皆学问,一撇一捺成方圆。中华汉字作为国粹经典,承载了先人的盈盈期许。而描红那落落简约的一个“人”字,更启迪我们新时代的青年,做一个大写的人。
“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描红者,既是稚气的模仿,也是价值坐标的设立。牙牙学语,正如汉字初学正楷;细细临摹,正是人生中一个个大国榜样的找寻。
而临摹落笔,抒写的是一份虚怀若谷的淡淡底色。
“逆峰起笔,藏而不露”,是“人”字的低调开头。中华五千年,古人向来崇尚竹的中空外直。君不见,“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是徐悲鸿的座右铭;君不见,“校长的任务就是给教授搬搬椅子,端端茶水的”,是梅贻琦校长的幽默之语;君不见,纵身拥院士名誉,年已90岁袁隆平仍日日下田,坚守一线。一份谦逊,是古人倡导的一缕君子之风,更是新时代青年大写而立的人生底色。
接以中锋用笔,勾出的是一腔正气的青年神魄。
做人立事,正如汉字“人”,也需两条腿迈步而行。一撇是谦逊,一捺是正气。面对官场,屈子叹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而在当今社会,“不偏不倚”的一份正气正是其呼吁渴求的品质。一而再再而三,良知往往被利益裹挟地步履蹒跚,公正往往被个人私心逼到屋角一隅,而许多人的一捺早已不知不觉地偏向“自己”的那一侧。在“面子”“人情”横错交织的社会,青年人更应秉承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一份不偏公正,书写大写的自己。
而后起笔,顿出的是青年厚积薄发的大气维度。
“停滞迂回,缓缓出头”是“人”字起笔的最终要求,也是先人对其子孙的殷殷期待。而在这个内卷加剧,“鸡娃”横行的时代,人们往往焦虑于“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无穷攀比。不知何时,那迂回积累的一顿笔被急功近利的催促取代,那缓缓出头的刚劲有力被殚精竭虑的争夺取代,而我的学习,有时竟也变成了盲目刷题的机械劳作,而少了慢下一步的静默思考。回望《牵风记》十年的积淀,港珠澳大桥15年的策划与建设,使人不禁感慨,那“缓缓出头”的从容,才更应是青年的人生落脚。
描红“人”字,更是描摹那一位位为人榜样的点点滴滴。一撇一捺,心胸谦虚,公正,从容,吾辈青年方可临摹出一个大写的人。“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作为新时代青年,做人如正楷写字,一收一放见虚怀若谷,一笔一画怀正气大气。
字无百日功,人亦需百炼
作者:海南华侨中学高二28黎铮璇
指导教师:宋献良
从甲骨文、金文、小篆,到隶书、楷书,中华书法源远流长,一个个字里也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就拿楷书的“人”字说一说。
逆锋起笔,藏而不露。就好像一个身处逆境的人,百折不挠,暗中蓄力,勇往直前。中国第一任核潜艇总设计师彭士禄,生在战乱的年代,双亲早亡,但幼年的经历没有击垮他,一有机会就努力学习,最终为中国核动力的研究设计做出了开创性工作。这也正如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面对挫折,我们也许受伤过,害怕过,但绝不能退缩,逆锋起笔,增强自己的实力,涵养自己,在下一次的逆境中破茧成蝶。
中锋用笔,不偏不倚。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应当有自己的原则,不卑不亢,刚正不阿。“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矢志报国,屈死风波亭”的岳飞、“直言敢谏却被冤杀”的王彦章......他们对国家、对社会的关怀至死不渝,哪怕不被人所理解,也要坚守这一切。相反的,现在常常在新闻中看到,又有哪个官员因贪污腐败被捕入狱,这就是是没有原则,被利益蒙蔽双眼,为一己私欲祸害一方百姓,最终落得一个臭名昭著、家破人亡的下场。不忘初心,坚守心中所爱,最少要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停滞迂回,缓缓出头。做事情不能一蹴而就,我们要学会厚积薄发,不急于一时。揠苗助长却害死禾苗,划破虫蛹助蝶蜕变却害死蝴蝶,这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但他们都无一例外的造成了坏的结果。齐白石,坚持每天画五幅画,最终才画出了灵动的墨虾;海尔格布雷西拉西耶,儿时因家贫不得不每天跑步十公里去上学,最终才成就了一位优秀的长跑运动员;郎朗,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练琴数小时,才造就了一位家喻户晓的钢琴家,他们都不急于求成,而是在不断地积累,最终量变引起质变,迎接他们的,是更高更远的天空。此时此刻,渴望走向更高学府的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同样不能急于求成,重视积累,厚积薄发,方能绽放属于我们的光芒。
人生,亦有如描红。一遍遍的完善自己,改正自己,书写自己的精彩人生。字无百日功,人亦需百炼,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像认真写好一个“人”字一样,一撇一捺都要完整,认真对待自己的人生,心怀家国,不负一生。
字透人生
作者:海南华侨中学高二27班邓海强
指导教师:宋献良
中国汉字传承数千年,每一撇一捺都承载着先辈们的初始态度和做人哲学。一个简简单单,两笔构成的“人”字,它的写法中所蕴含的道理,正是我们在成长路上应该要做到的,也是我们人生路上应该牢记的。
“人”,教会了我们勇敢和谦逊。逆锋起笔,藏而不露。在面对挑战时,我们要逆流而上,勇敢地去挑战,但是又应该保持谦逊,不要锋芒过露。最近走红网络的北大“数学大神”韦奕航便是这么一个人,在研究数学的道路上有多么辛苦,会遇到多少困难挫折,我们应该能猜到的,面对着高难度的研究和学习,韦奕航并没有选择放弃,仍然在他热爱的数学上不断前进。他多次获得奥林匹克竞赛金奖,年纪轻轻就是助理教授,但他在过去的日子里并没有因为自己的成绩而骄傲自满,而是沉下心,不断学习研究,让自己在数学世界里走得更远。抛开韦奕航本身的天赋,他的成功少不了那份面对挑战的勇气和保持谦逊的态度。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如果遇到困难就退缩,肯定是一事无成,有了成绩就骄傲,不坚持拼下去,那么辉煌只会是一时。
“人”,教会了我们坚守正道。中锋用笔需要不偏不倚,我们做人做事更要不偏不倚,保持公正,坚守正道。有位名叫郝剑的人民法官,他因为坚守心中的正义,维护法律的原则,一生审理案件都在追求公平公正,甚至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他的正直和坚持惹怒了那些希望他网开一面的人,经常有人骚扰他,甚至是威胁,但他从未妥协。也许有人会觉得因为一些坚持就丧失性命是很蠢的事情,但是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们的社会又会是怎样?坚守正道,维护公平正义,做事不偏不倚,才能创造出一个自由平等的社会,可以从中获利的也会有自己,我们所做的一切,都会回到自己的身上。
在“人”字中,我们还可以学到太多太多,也许有人不把这当一回事,但吃亏的终究是自己,尤其面对现在的社会,人和人之间的联系变多了,我们也变得有更多可能,但彼此间的竞争也更加激烈,我们想要做到实现梦想,想成为一个真真正正的人,我们要学习很多。尤其是对我们青年学生来说,这一切都尤为重要,人,就要敢拼敢闯,就要谦虚谨慎,就要不偏不倚!
汉字,包含着人生,蕴含着道理,吾辈当习之。
起笔书青春人生, 着墨绘家国宏图
作者:海南华侨中学高二2班邓乐怡
指导教师:徐永清
古人言,“人”字这两笔,一撇一捺而已,却不好写。从中国书法古韵的角度来看,越简单的字越难写好;从我们自身角度出发,这一撇一捺中包含了人生百态,写好一字只需两笔,做好一人却需要一生的时光。今天,我们站在新时代的潮头,脚底是前人鲜血描绘出的样图,新时代的青年,如何书写自我的青春人生,浓墨重彩绘就家国蓝图,寻根溯源,许多答案都囊括在了一个“人”字中。
新青年,该逆境奋勇,困境蛰伏。正如“人”字逆锋起笔,藏而不露。新青年,有于逆境中长风破浪的勇气,有于困境中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韧。革命先烈李大钊先生,在旧中国众生愚昧,民智未启之时,敢于发出震耳欲聋,撕裂旧时代的铮铮宣言;在被反动敌人通缉围剿之时,他以笔为刀,将马克思主义新思想传遍了中原大地。他以自己献身信仰的壮举,告诫新青年:“吾族青年所当信誓旦旦,以昭示于世者,不在龈龈辩证白首中国之不死,乃在汲汲孕育青春中国之再生。”于逆境中奋勇,在看似湍急的水流中迸发生命的最强音,把青春与时代之命运结合,因此光芒万丈,时代也因此有了超越和突破的可能。于困境中蛰伏,不是收敛锋芒的谨慎和圆滑,而是中华民族骨子里的不屈与顽强。时代新人,有这样一份胸怀与坚韧,中华雄风便能长久传承。
新青年,当中通外直,戒骄戒躁。描摹青春之画像时,“正气”是定基定调之本。孟子曾言“枉己者,未能有直人者也。”青年为人端正,周围事物便也拥有了一股青春正气。以吾人之青春正气,柔化地球之百首,虽老犹未老也。“人”字两笔,端的永远为不偏不倚的正直态度,人若有正气,自然便有一颗通达之心。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写道,“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正直与通达两者沉淀了古人智慧之力量,沿着“人”字的笔墨走向,循着先辈踏过的路,正气浩然长存于吾辈之心。
新青年,更要有一种厚积薄发,创新突破之品格。“人”之落笔,停滞迂回,缓缓出头。先人强调沉淀的中庸之道,站在新时代潮流的青年人,诚然,我们不否认积累与三思后行的重要性,厚积薄发是我们发出青春最强音的基础。但我们敢闯,敢破!与日常点滴中磨炼积淀自我,与国家最需要之时勇敢绽放青春火花,敢于创新,敢于突破。新青年既要遵循前人为我们打下的模版,保留最基本的品格,又要在一撇一捺之地彰显自己的风格。所谓“描红”,描是模仿,红是盖色。新人瞻前辈,新红续旧红。
“人”字一撇一捺,有棱有角,有起有伏。如革命烈士探寻思想觉醒的坎坷之路,如泱泱大国百年不忘初心的奋进之路,如时代风云变幻的机遇之路。“人”字更是我们,是百卉萌动的青春,是利刃发硎的岁月。青年人如何起笔书写青春人生,着墨绘就家国宏图,一个“人”字,便有其中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