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网站计数器:已有人访问

    联系方式

  •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海秀路59号
  • 学校办公室:0898-66712692
  • 海南华侨中学官方公众号

赤子忠心 归来报国 ——记育侨烈士黄秋发
发布时间:2018-11-08    阅读量:

赤子忠心 归来报国——记育侨烈士黄秋发

黄秋发,1925年生于泰国曼谷三聘街的一个小商人家庭,祖籍广东潮州。1932年,黄秋发入潮州公学读书。“九·一八”事变后,黄秋发幼小的心灵燃烧起对日本帝国主义刻骨的仇恨。他常和同学唱抗日歌曲和潮州小调:“九月十八秋风凉,日本打到我沈阳……好男儿,抗战赴战地,杀尽倭奴勿放伊……”《热血歌》、《开路先锋歌》的歌声响遍了校园各个角落。华侨同学们受到爱国思想的熏陶,都渴望自己快快长大,到战场杀敌报国。

19377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泰国曼谷许许多多的爱国华侨人士、青年工人、店员、学生在大街小巷宣传抗日,发动募捐支援祖国抗战,黄秋发和同学们也走出校门宣传抗日救国。

1938年底,黄秋发小学毕业,毕业后转入黄魂中学学习。有一次两个不同的班合并上课,产生了矛盾,黄秋发说:“现在祖国处于水深火热中,外国人歧视中国人,人家说我们中国人是一盘散沙,因此帝国主义敢欺侮我们,要亡我们的国。”他鼓舞侨胞同学们要精诚团结,化解了矛盾。不久,执行亲日政策的泰国政府开始排华,大肆搜捕宣传、组织抗日的爱国华侨,查封华文报馆、学校,取缔华侨抗日团体。许多热血爱国华侨怀着赤诚的报国之心回国参加抗战。黄秋发他们这些华侨学生年纪虽小,也不愿当亡国奴,都希望回国读书,以求报国。

1939年夏末,黄秋发及其他同学先后来到云南昆明,进入由曼谷原黄魂初级中学、新民初级中学、中华中学三校在昆明合办的育侨中学,读初中年级。在育侨中学期间,黄秋发联合其他侨生继续宣传抗日,归来报国的信念扎根在这群育侨学子心中。

1940年春末,保山国立华侨中学开办。黄秋发转入保山侨中学习。保山风景优美,环境非常幽静,听不到战火炮声,几天后才能看到当时的报纸,真是一个世外桃源,是闭门读书不闻天下事的好去处。但那些热血满腔、报国之心甚切的海外赤子,又如何能安坐课堂读书呢?于是黄秋发以及几位老师又相继回到昆眀。他们听说延安、陕甘宁边区被蒋介石部队严密封锁了,过不去;而桂林的学生军在与日军作战,到桂林与到延安都能救国,因此他们便来到桂林。

19401010日,他们乘坐的火车刚到桂林站,就遭遇敌机轰炸,黄秋发他们被人群冲散了。等敌机狂轰滥炸后,黄秋发在独秀峰下找到了同学和老师。在这原先环境优美的公园里,横七竖八地躺着无辜的中国人的尸体,他目睹这个惨象,气得咬牙切齿,更增强了抗日的决心。但桂林学生军被国民党当局以其中有共产党为由解散,黄秋发报国之门又被堵了。

然而黄秋发他们没有停止参加革命的脚步,他们在桂林找了一间房子暂住,除了复习功课外,老师还给他们讲解《大众哲学》、《政治经济学》、《新华日报》等进步书刊。另外,黄秋发和同学们经常到生活书店、读书生活出版社所属书店去看书,接受革命思想的熏陶。有一次,黄秋发听说军警要搜查书店,就发动大家去书店抢回进步书刊,三天共抢回几百本书。最后一天,黄秋发等人被军警堵在店里毒打一顿,脸都被打肿了。反动派这阵毒打,使他们更认清了反动派反人民的真面目。他们又亲眼看见军警从各进步书店抓走爱国人士,还将进步书籍环湖边焚烧,气得眼睛都红了。

19412月,黄秋发进入了桂林中学高中一年级。除了繁重的功课外,学生的言行思想都被军官所控制,特务还经常乘上课之隙,搜查学生宿舍,没收进步书刊。尽管如此,黄秋发仍常取来“禁书”,不但自己偷偷地夹在课本中阅读,还借给同学们学习。学生中有许多从前线回来的学生军,有的参加过抗日战斗,有的当过救护,有的是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他们秘密地组织起来了。那时高三有两个姓张的同学,是从前线回来的共产党员,介绍黄秋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黄秋发还租了一间房子,组织校内外的侨生每周日聚会一次,每次由老师来给他们分析形势,传达地下党的声音。他们还自发出壁报,提高同学们对革命的认识。

1941127日,日本不宣而战,袭击珍珠港,同时进攻东南亚,爆发了太平洋战争。在祖国的绝大多数侨生的侨汇断绝了,生活发生了极大困难。黄秋发平时很俭朴,但经常把父亲从潮汕家乡转汇来的钱,拿来接济同学求医买药。

国民党政府为了便于更好地统一管理,把原在桂林的侨生都迁到重庆綦江国立华侨第二中学去。20世纪40年代初的黔川公路非常难走,从金澄江到贵阳,本来汽车走两三天就可到,可是黄秋发他们乘的那辆车,—路拋锚,半夜才到独山。同学们无钱住旅店,司机又不让他们在车上过夜,疲惫不堪的他们只能在路边歇息,唯独黄秋发一直默默地站在同学们身边,保护着他们。在黝黑的山路上,一怕山狗咬人,二怕土匪抢劫,三怕军队袭击。他虽然年纪不大,赤手空拳,可他认为自己应该这么做。到了贵阳,黄秋发和几位男同学立即找船,把几位女同学先送到綦江侨二中。黄秋发到重庆珠江食品店和党组织接上了关系,并帮助做些党的工作。在他的介绍下两位男同学到进步书店工作,从此,党的书刊报纸不断传入侨二中。

在白色恐怖下,黄秋发与几位同学组成革命小组,在同学中开展革命工作。当时侨二中的学生生活非常艰苦,吃的饭是发霉发臭、掺沙子的糙米饭,菜是一小盆清水煮豆腐或是带着苦味的喂猪菜,名曰每人一天一斤粮,可男生根本吃不饱,饭量稍大的女生也常饿得直哭。之后,黄秋发组织了学生会,学生自己掌管伙食,以保证伙食的营养和质量。后来还成立了文艺硏究社,他们经常聚集在綦江畔,进行《延安颂》、《黄河大合唱》等革命歌曲的歌咏比赛,表演话剧宣传革命思想,暗中传读《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和《新华日报》等进步书报。黄秋发在重庆地下党的帮助下,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把生活在困苦中的侨生团结起来,鼓舞他们坚持学习,坚持革命斗争。

形势越来越严峻,许多地下党和进步学生陆续被捕了,但黄秋发仍然坚持进行秘密抗日活动。他勉励同学们:“我们要牢记回国的宗旨,打击消灭日本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要为实现伟大的理想——一个没有人压迫人、人吃人的社会,不怕牺牲,奋斗终身。”他的话永远珍藏在同学们的心里。1944年夏,黄秋发高中毕业,考入了当时在重庆北碚的复旦大学史地系。

1945年六七月间,李先念领导的部队在大别山,以宣化店为中心,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当时需要大批干部,《新华日报》发表《到农村去,到解放区去》的社论,黄秋发与复旦大学的二十来个侨生积极响应号召,坚决要求到最艰苦、战斗最激烈的前线去。他们由重庆党组织介绍到中原军区—鄂豫皖解放区,加入了新四军第五师。黄秋发在五师部做组织宣传工作,不论是行军还是作战,他都冲在最前面。

为了争取中原地区的和平局面,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不懈的努力。1946510日,国共双方在武汉签订了《汉口协议》,规定停止中原地区的武装冲突。然而,国民党军队违反协议,继续围攻、蚕食中原解放区,又悍然撕毁停战协定和政协协议,自626日拂晓起,向黄安以西、经扶以东、孝感以北的中原解放军阵地发起大举进攻。

中原解放军遵照中共中央“立即突围,愈快愈好,不要有任何顾虑,生存第一,胜利第一”的指示,除留部分地方部队在原地坚持斗争,以一个旅伪装主力向东转移迷惑国民党军队外,主力分南北两路于626日向西转移。在平汉铁路最后突围时,黄秋发不幸中弹倒下。天亮时,同志们回来安葬黄秋发时,被眼前的惨象惊呆了,他在与敌人的拼斗中,被敌人斩成了几段,同志们强忍悲痛,把黄秋发就地埋葬了。

21岁的黄秋发为祖国为人民光荣牺性了,年青火热的鲜血洒在祖国的土地上,作为一名侨生,当祖国需要的时候,毅然归来报国,这种勇担国难、英勇无畏的精神成为一代代侨中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注:本文资料收集自中国华侨出版公司《泰国归侨英魂录》书中《念秋发》一文(作者:许乔)及复旦大学出版社《复旦英烈传》书中《赤子忠心为报国勇士浴血在中原——记黄秋发烈士》一文(作者:孙瑾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