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计数器:已有59480862人访问
2018
2018
2018年9月,初中部美丽沙校区开学启用。
2011
2011
2011年,在省民政厅注册成立海南华侨中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同年,国际部成立。
2010
2010
2010年,恢复海南华侨中学董事会。
2009
2009
2009年,成立海南华侨中学侨联。
2006
2006
2006年,学校举办迁址海南60周年,建校68周年纪念活动,校训定为“崇德尚学 远志笃行”,现校训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吴东民先生题写。
2003
2003
2003年,复办初中部。
八十余载传薪火 海南侨中铸辉煌
2001
2001
2001年,初中部停办。
1988
1988
1988年海南建省,校名定为海南华侨中学,属海南省重点中学。
1978
1978
1978年恢复校名为广东海南华侨中学。
1966
1966
1966年至1976年间,曾改名“海南人民中学”,继又改为海口市第五中学。
1950
1950
1950年初,冯维仁离琼去台,又由黄琴任校长,1950年5月,国立第一侨民中学改名广东海南华侨中学,列为广东省和海南地区的重点中学。由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何香凝女士题写校名。
1949
1949
1949年7月,由留德的冯维仁博士续任第一侨民中学校长,侨中从创校至海南解放前的11年间,总共培养高中毕业生近1000人。
1948
1948
1948年9月,海南遭受台风袭击,学校损失惨重,为了拯救满目疮痍的校园,学校成立了建校委员会,由何志湖校长任主任,并分设设计组、募捐组、总务组、会计组、宣传组等,由26人组成,经过大家共同努力,全校师生的艰苦奋斗,学校较快地恢复原来面貌。
1947
1947
1947年5月,学校改名为国立第一侨民中学,改名为国立第一侨民中学,何志湖接任校长。
1946
1946
1946年,抗战胜利后,为了便利东南亚华侨子女入学,国民政府教育部决定将国立第二华侨中学迁到海南岛海口市现址。
1944
1944
1944年9月,国民党教育部决定将国立第一华侨中学与国立第二华侨中学合并,校址迁往四川省重庆市江津县五福场。
1943
1943
1943年3月,呈贡分校并入国立西南中山中学。
1942
1942
1942年2月,国立华侨中学更名为国立第一华侨中学。国立第一华侨中学共培养两期毕业班,计80人。5月,学校突遭日军飞机轰炸,15名学生罹难。当年秋季,校址迁到贵州省清镇县五里桥乡(旧址所在地的百花湖中学、百花湖小学正式更名为贵阳华侨中学、贵阳华侨中学附属小学)。
1941
1941
1941年,由于太平洋战争爆发,侨汇中断,经费枯竭,育侨中学并入国立华侨中学,更名为国立第一华侨中学,办学地点仍在呈贡(旧址现为昆明市呈贡区龙城镇龙街小学)。同年8月教育部在重庆江津成立国立第二华侨中学。10月,教育部决定将育侨中学并入国立华侨中学,育侨中学原校址改为国立华侨中学呈贡分校。年底,教育部电令国立华侨中学改名为国立第一华侨中学。
1940
1940
1940年5月,国立华侨中学在云南保山正式成立。10月,私立育侨中学迁至昆明呈贡县龙翔寺。
1939
1939
1939年11月28日,国民党行政院召开第440次会议,由行政院院长孔祥熙先生批准在云南保山筹建国立华侨中学。
1938
1938
1938年起,泰国政府借口华校参与了政治活动和违反了使用教材的规定,开始关闭华校,至1940年间,共关闭侨校达242 所,曼谷三所学校校长在泰国中华总商会主席蚁光炎先生的支持下,泰国曼谷中华中学、黄魂中学和新民中学等三所华文学校在云南昆明创办暹罗联立育侨中学,后来改名为私立育侨中学。